玻璃窑蓄热室按结构形式的种类
玻璃窑蓄热室的结构形式有多种,按照蓄热室之间连通与否可以分为如下种类。
(1)连通式结构
熔窑一侧小炉下面的空气蓄热室为连通的一个室,煤气蓄热室也为连通的一个室。这种形式由于气流分布不均,容易形成局部过热使格子砖很快烧损,目前已不再使用。
(2)分隔式结构
熔窑一侧蓄热室以每个小炉分成若干个互不连通的独立室,气体分配分别由各分支烟道上的闸板调节,并分别与煤气及空气支烟道相通。其结构特点是气体分配调节方便,热修条件较好,但分隔墙占据较多空间,减少了格子体的有效体积。但它是最普遍采用的方式之一。
(3)半分隔结构
是指将蓄热室炉条以下的烟道以每个小炉分隔,蓄热室本身不分割,气体分配调节闸板仍在分支烟道上。
(4)两个小炉分隔式结构
该结构形式是每两个小炉共用一个蓄热室或分隔成一个蓄热室,而分支烟道按每个小炉分隔,以方便调节每个小炉的气体分配。这种结构介于分隔式和半分隔式之间。因这种结构形式的结构稳定,操作方便,热转换效率高,目前大多数厂家采用这种结构。
(5)两段式结构
该结构是将单一的蓄热室分成两个蓄热室,期间用隔墙分开,用一个垂直通道连接,即将蓄热室分成高温区和低温区的两部分采用这种结构主要是防止硫酸钠的气、液、固态转化对格子砖的侵蚀,使这个转化在蓄热室的链接通道内进行,以延长格子砖的使用期限。但这种形式的蓄热室结构复杂,很少使用。